媒体:课间值得被郑重对待

媒体:课间值得被郑重对待

新学期,新气象。北京义务教育学校课间也迎来新变化。据报道,从今年秋季学期起,北京市义务教育学校将对课间安排做出整体统筹优化,原则上落实15分钟课间时长,提供更加从容的课间时间,引导师生走出教室、走向户外、走进阳光,享受更加健康活力的校园生活,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。多出的五分钟从哪来?怎么利用好“课间一刻钟”呢?

由“课间10分钟”变成“课间一刻钟”,消息一出,不少家长“建议全国推广”,同时也有家长担心“会不会孩子们只是在教室多坐5分钟”。确实,在有些学校课间十分钟都无法“还给孩子”的情况下,把课间延长到15分钟,就能让孩子走出教室了吗?这也不是家长多虑。但也许正因为这样,才需要对如何保障和利用学生课间时间进行探索。现实中也许因为课堂拖堂、安全问题、管理难度等原因,学生们的课间被忽视、被挤占,甚至被规定“不能出教学楼”。长此以往,课间的存在和意义也会被漠视。从这个意义上说,延长至十五分钟的课间时长,不只是物理时间的延长,也是对课间本身重要性的一种强调,更期待唤醒一种意识,那就是课间是重要且必要的,需要被正视且郑重对待。

学习要劳逸结合,课间能提供的价值是课堂教学无法代替的。作为课堂学习的过渡时间,在课间孩子们可以放空、游戏、运动、社交等等,暂时的焦点转移可以帮助他们更加专注于后续的学习。而且,在课间活动中,孩子们可以培养运动习惯,强身健体,健全人格,这一过程也为其提供了社交和沟通的机会和空间,有助于提升孩子们的身体和心理健康素质。一个张弛有度的教育环境不仅有利于孩子们的健康成长,也是对教育规律的尊重。

学校教书育人,而课间是除成绩以外,让校园和孩子更加多彩和立体的重要一环,理应得到科学保障。当然,不仅是时长层面的保障,关键还要看课间干什么。比如,学生进行体育运动,学校设施能否跟上?课间活动安排是否丰富合理?因此,想要提高课间质量,在保证安全的基础上,学校需要提供更加科学、有效的措施以及可操作、可执行的活动设置,引导孩子们科学运动。由此可见,课间15分钟要落地现实,仍需要一个动态调整、各方配合的过程。

巴黎奥运会不久前落下帷幕,人们充分感受到了奥运健儿们赛场上下带来的震撼,不少青少年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被点燃。从奥运到日常,从奥运激情到运动热情,培养孩子们运动的意识,逐渐将运动融入日常生活,让他们感受运动的魅力和快乐,也许课间就是个不错的开始。

未经允许不得转载:创新岛 » 媒体:课间值得被郑重对待

相关文章

评论 (0)